2007-01-25

全亞洲最重要的電信會議,聽不到台灣的聲音

當世界各國的電信大廠以及亞洲各國的電信部長集聚香港參加「2000年亞洲電信大展」,共同探討電信世界未來的遠景及可能,台灣卻仍沈醉在電腦時代的資訊月中,台灣的官員因為國籍的問題不能參與電信高峰會議不說,就連民間電信業者參加的也寥寥可數,光是台灣從這個亞洲最重要的電信展覽會中缺席,就讓人替台灣的未來擔憂。

電信總局局長簡仁德表示,主辦「2000年亞洲電信大展」的國際電聯(International Telcom Union,簡稱ITU)是以聯合國的會員國為組織的成員,台灣由於不是聯合國的會員,所以無法參加此電信組織。

這次「2000年亞洲電信大展」,因為舉辦的地點位在香港,同時又有中國的副總理吳邦國參加,雖然台灣的網路及電信事業相當發達,但是相關單位以台灣的身份參加還是太敏感,所以沒有受邀與會。

在為期一週的電信高峰會、電信政策及發展會議中,集聚亞洲各國的電信主管單位以及電信相關的廠商參與討論,除此,在商展部分,全世界各國以及亞洲的主要電信業者都參與展覽,電信廠商除了藉此發表新的投資計畫或者最新的研發成品外,也藉著此電信大會,擴展可能的商機。

撇開歐、美以及日本國際性電信大廠不說,光從以往和我們稱為「兄弟之邦」的韓國來看,光是南韓電信公司(SK Telcom)在會場中就租下374平方米的場地,而另一家韓國的電信公司——韓國電訊,也在會場租下336.5平方米的場地,展示該國發展電信,以及未來在第三代行動通訊上的準備。

台灣的電信官員無法與會參與政策討論,但是民間的廠商也一樣是缺席。在五百家電信相關廠商的參展規模中,台灣雖然還是有六家廠商參展,包括技嘉科技、大同電信、德霖科技、大勤企業等廠商,其中技嘉科技以及屬大同公司的大同電信較大外,其餘都是中小企業,而且每家廠商都僅租一塊3公尺乘4公尺大的攤位展售,此規模相較於韓國的廠商,以南韓電信公司來說,就是我們一個廠商的30倍大。

技嘉公司表示,他們連同德霖科技,都是透過代理商委辦參展,由於都看重中國龐大的電信市場,因此,技嘉雖然以電腦的主機板聞名,但是會場中卻以網路伺服器展出,希望也能擴展中國的市場。

而大同公司則透過美國的公司參與會展,因此安排在與美國廠商同一區,較為特別的是,專做預附卡的大勤企業,因為業務上常與亞洲其他電信公司合作,因此自行向國際電聯報名參展。
至於在台灣響叮噹的電信業者,如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或者遠傳電信,甚至ISP或ICP業者,在此亞洲最重要的電信展覽會中都不見蹤影,面對龐大的大陸市場以及亞洲可能的商機,以往擅於創造經濟奇蹟的台灣廠商,在此全部缺席。

主辦「2000年亞洲電信大展」的國際電聯有多重要?電信總局綜合規劃處處長王碧蓮表示,包括國際電信的標準以及頻譜的分配,都由國際電聯決定,王碧蓮舉兩個例子說明國際電聯的重要,她說,台灣的國碼886,便是由國際電聯分配決定的,當初曾傳出將取消886台灣的電信國碼,也經由國際電聯討論決定。

另一個例子則是,台灣的中華衛星發射,也規國際電聯管轄,因為台灣不是這個國際組織的會員國,無法分配到相關的衛星頻道,王碧蓮表示,所以中華衛星是和新加坡合作,由新加坡向國際電聯申請,取得衛星的頻道。

這次國際電聯在香港舉辦「2000年亞洲電信大展」中,也包括伴隨著展覽的電信部長高峰會以及政策及發展研討會,簡仁德表示,他當然知道此會非常重要,因為不是會員國,而且在香港舉辦,台灣官方的身份相當敏感,所以電信總局內部都未派人參加。

這次負責「2000年亞洲電信大展」大部分工作的國際電聯趙原廉主任表示,台灣在國際電聯的正式名稱為「Taiwan, China」,至於「R.O.C.」?他表示:「中國大陸不可能接受。」

趙原廉指出,由於國際電聯的組織還是以政府的組織為主,雖然許多國際性的電信大廠資金雄厚且員工眾多,但是,各廠商還是要透過主管國家認可,才可以參與國際電聯的展覽及會議。不過趙原廉還是指出,台灣的廠商要前來,還是可以第三者的身份參加,透過在其他國家的公司,申請參與會展。

簡仁德透露,去年在瑞士日內瓦相關的電信展覽中,他就曾經用民間廠商的名義私下前往,雖然不能參加國際電聯中的電信高峰會,但是他還是在展覽的場合中向國際電聯的副秘書長暗示了台灣願意參與國際的電信社會。

目前,國際電聯也開始向電信總局索取台灣電信有關的資料,而國際電聯的刊物中,台灣雖然不能為文發言,但是也開始有台灣的統計數字。簡仁德還表示,明年國際電聯在其他的地區還有相關的會議,換個地方台灣就沒有那麼敏感,到時候電信總局將派處長級的官員參加與會。

不過面對龐大的中國電信商機,以及亞洲可能的電信市場,雖然台灣的官員與會涉及國籍的政治問題,但是台灣要走出去,要在亞洲的電信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或者搶佔更多的電信大餅,在這麼重要的展覽會議中,竟然連民間的大廠也缺席,光從這點就令人再度對台灣的經濟未來產生擔憂。(原文刊登於2001年1月新新聞)

沒有留言: